玉林大同月饼传承人 ︱ 何彩
玉林人都有这样一份回忆吧。在那个物质匮乏单一的年代,舌尖上的味道是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每当中秋节来到,孩子们就会眼巴巴盼望着大人们带回的月饼。在更早国家还没有私营企业的时期,当时玉林做月饼的只有三家国营企业:饼干厂、粮油食品厂(现东岳美家园),还有一家就是大同酒家。当时月饼的口味还不算多,只有豆蓉,莲蓉,蛋黄,叉烧,五仁等几种口味。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时过境迁,日新月异,现在的月饼有了各种新奇的品种。冰皮月饼,水果月饼,冰淇淋月饼,但在玉林这个宁静的小城,时光和观念都走得分外的缓慢。街坊四邻们最爱的,依然是最最传统,充满了那个年代的回忆的五仁叉烧,蛋黄莲蓉。
老月饼人虔不虔诚,月饼感受到得到。月饼好不好吃,玉林人的舌尖感受得到。享受着咸鲜适度,糯脆适口的五仁叉烧在味蕾上灿烂的绽放,小编深深感受到,玉林乃至中国老味道最好的传承,不是创新,而是不惜工本,坚守原则,毫不退却的守旧。
这才是老玉林,这才是老时光,这才是我们再漂泊,再摇摆,都不能舍弃,永远眷恋的根。
“宣扬玉林老味道,守护玉林历史文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且我们为玉林能拥有这样深厚的饮食文化而感到自豪,面对这种现状,筷子视频自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挖掘出那些即将消失的老味道,并将它们记录下来。为自己的家乡所献出的一点微薄力量。”即使它们有一天真的消失了,我们也不至于让这段回忆变得空白。